播客近两年在西方媒体圈又火了。这种21世纪诞生的新媒体,10年前趁着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曾经火过一把。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受众对于播客内容的获得更加便捷。尤其2014年美国媒体人推出的深度报道播客《连播》(Serial)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功,刺激众多新闻媒体又开始加入制作播客的大潮。播客凭借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让其成为西方新闻媒体争先占领的又一个平台。
诞生于21世纪的新媒体
播客,就是以数字媒体文件形式播放的片段式的系列音频节目,用户可以进行设置,让新的节目片段通过网络同步自动更新到本地电脑或者移动播放终端。播客被认为是一种融合媒体,它将音频、网络、移动播放器以及分发技术融为一体。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Ben Hammersley于2004年最早使用“Podcast”这个杜撰的词来指称这种新型的媒体。它是由苹果公司推出的便携媒体播放器“iPod”和“broadcast”(广播)两个词合并而成。有时候人们也用“网播”(net cast)来指播客,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和苹果公司联系起来,排除商业利益。
2004年8月,Adam Curry发布了他的《每日源代码》(Daily Source Code)播客节目。Adam Curry1964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曾经做过音乐电视网(MTV)的音乐主持人,是美国老一代“网红”,因为最早制作播客,被称为“播客之父”。《每日源代码》的内容包括记录亚当自己的日常生活,播送有关播客发展的新闻和讨论,并且还推介新的播客。《每日源代码》被认为是第一个实现了连续播出的播客。
《每日源代码》开启了一个草根阶层生产播客的阶段。随着听众对这种形式愈发感兴趣,越来越多的程序开发者开始制作自己的播客,因此也改进了制作播客的程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制作播客是多么简单,一群播客制作的先驱很快出现了。
2005年,苹果公司发布iTunes 4.9,正式支持播客,由此人们在移动设备下载和复制播客不再需要额外的程序。这让人们获得播客内容更加便利,播客也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随后一年之内,西方众多公共广播网络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CBC广播1台、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PRI(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将它们的广播节目搬到了iTunes平台,变成了播客。除此之外,一些主要的美国地方电台,如纽约的WNYC,费城的WHYY-FM,洛杉矶的KCRW都将自己的广播节目放到自己的网站上,后来又放到了iTunes平台上。
不仅近水楼台的广播电台制作播客,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也纷纷跨界进入播客领域。比如《纽约时报》2006年推出《书评幕后》(The Book Review)播客以及新闻日报播客《头版》(Front Page)。此后《纽约时报》先后推出十来个播客节目。
不过互联网潮起潮落转换很快,播客兴盛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归于平静。以《纽约时报》为例,由于找不到太好的盈利方式,2012年左右《纽约时报》裁掉了大部分的播客节目,仅剩下3个继续制作。
《连播》创造了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如今播客的复兴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14年《连播》(Serial)的流行。
《连播》的流行被称为2014年最大的文化现象,《卫报》形容它是一种声音故事的新种类,《纽约时报》称其为“播客的第一次突破性大热”,推升播客进入文化的主流。
《连播》由Sarah Koening主持,2014年秋天推出第一季,讲述的是1999年发生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地摩的一位18岁韩裔高中女生Hae Min Lee的谋杀案。Hae Min Lee的前男友Adnan Masud Syed随后因谋杀罪名成立被判终身监禁。但是Adnan从未认罪,其家人十几年来也一直在寻找新的证据证明Adnan的清白。
Koeing认真研究了这个案子的材料,采访了很多当事人,包括当时的学生、律师和法官等,并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个真实的故事吸引了众多听众,但是对于Adnan是否有罪,并未作出结论。
Serial上线之后就以最快速度下载量突破500万,在iTunes下载排名第一的位置上维持了3个月之久。
2015年,因“创造性地讲述一个长篇非虚构故事”,《连播》获得有广播电视媒体界普利策奖之称的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颁奖方认为,《连播》的成功表明了“新的讲述形式和手段可以给我们如何理解真理、真相和事件带来多么大的冲击”。
这是现象级的播客《连播》讲述韩裔女生谋杀案的第一季的网站地址,下载收听请戳这里。
按需播出的音频节目真的要起飞了
与10年前播客第一次兴起时的背景不同,播客的第二次崛起正好赶上随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根据皮尤调查中心的数据,2014年播客的下载量达到26亿次,其中63%来自移动终端,比2012年增长了43%。新闻界逐渐意识到——
“如果想要增加受众群体,通过广告赞助增加营收数字,那么播客就是未来”。
Sharon Knolle – The rising popularity of Podcast
在这种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加入播客复兴的这股潮流。 《连播》火了之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地方报纸《亚特兰大宪法记事报》(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的记者Bill Rankin也开始制作一个基于真实案件的播客报道《崩溃》(Breakdown)。《密尔沃基哨兵报》(Milwaukee Journal-Sentinel)制作了《悬案》(Unsolved)。
传统媒体的播客并不只限于犯罪案件,英国《卫报》做了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连续12集的宏大的播客报道 《世界最大事件》(The Biggest Story in the World) 。隶属于Vox媒体集团的科技新闻网站Recode执行主编Kara Swisher2015年创办了Re/code Decode播客,作为对科技领袖采访节目的播出平台。《金融时报》推出了新的产品线——名为“调查”的播客报道,专门制作深度报道类的新闻播客。《金融时报》“调查”栏目关注的话题包括:IS是否赢得了与西方的网络战争、英国陷入麻烦的核计划、避税天堂等。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PR)的Asma Khalid预测,2017年将是“新闻播客之年”。
这种预测可能并不为过。《纽约时报》2017年1月发布在工作日每天播出的新闻播客《日报》(The Daily)。这个播客节目由《纽约时报》记者Michael Barbaro主持,此前他曾主持过《纽约时报》的大选播客报道《起跑》(The Run-Up)。
《日报》这个节目时长15分钟左右,周一至周五在美国东部时间早上6点发布。这个节目还提供手机短信服务,Barbaro会在每天的一些关键时点,向订阅用户发布分享一些文字、分析和想法。亚马逊Alexa设备(具备亚马逊Alexa声控技术的音响,如Tap和Echo Dot等)可以订阅《日报》。用户也可以在谷歌的Home收音机上进行订阅。
《纽约时报》重新燃对于播客的热情始于2016年年初,当时《纽约时报》成立了专门的播客制作队伍。2016年1月,纽约时报与波士顿的WBUR电台合作推出《现代爱情》(Modern Love)播客,节目内容来自纽约时报的时尚专栏。节目在苹果Itunes上每周的下载量超过30万。除了《现代爱情》和《日报》之外,《纽约时报》目前的播客阵营还包括《时报幕后》(Inside The Times),音乐类播客《流行播》(Popcast)和《书评幕后》(The Book Review),《正在进化》(Still processing),《告诉我不知道到的事情》(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等。
《纽约时报》创新和战略总编辑Kinsey Wilson和高级编辑Sam Dolnick在一篇新闻稿里说,这些新推出的播客节目与《纽约时报》目前正在尝试的现场直播和视觉创新报道一样,都是《纽约时报》整体报道的一部分,并且也是为《纽约时报》吸引更多受众的一个平台。
Wilson说:“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时刻,是‘按需播出的音频节目’真的要起飞了。而且现在真的比十年前更有机会获得更广泛的听众。”
长篇报道释放了播客的媒介潜能
《连播》带动播客复兴,看似偶然,其实有很多必然的原因。
首先从《连播》的流行可以看出,播客这种形式非常适合于进行内容复杂的事件的报道。《连播》的一位制作人说:我们要给读者HBO或者Netflix制作的连续剧一样的体验,通过角色和每周逐渐展开的剧情来抓住受众,只不过这是在报道一个真实的事件。
另外,因为可以连续播出,播客非常适合长篇新闻报道,以长篇形式讲述非虚构故事释放了播客作为媒介的巨大潜能。
美国《新共和》高级编辑Jamil Smith说,播客是一本杂志拥抱新闻工业的未来的绝佳方式,表明“我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讲述故事”。
有评论认为播客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与电视有很大不同,它只占用受众的耳朵,因此人们在听一篇长篇报道时候也不妨碍干点别的事情。随着人们收听广播逐渐从汽车收音机,转变到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收音机,例如亚马逊的Echo,传统新闻媒体制作的新闻播客产品更广阔空间。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播客变得越来越收欢迎。因为受众现在可以从更多种的设备获得播客内容,并且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生活场景,比如上下班的通勤时间。
对于纸媒来说,播客是为新闻报道增加新维度的一个相对低成本的方式。纸媒可以将播客作为扩大自己报道影响的一个渠道,而不用假借其他的电台或者电视台进行推广。
另外,播客可以使纸媒到达那些非订户,或者不经常访问其网站的受众,甚至那些不方便接入互联网的人。只要有手机、有时间,他们就可以在上下班或者外出时收听播客。播客是让新闻报道到达之前忽视的那些受众的讨巧的办法。
播客帮助增加媒体对受众的粘性
纸媒青睐播客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播客的互动性日益增加。新闻媒体可以藉此增加与受众的联系,增加媒体对受众的粘性。
尽管播客可能还没带来网站访问量的大幅增长,但是它确实为纸媒提供了受众参与报道的途径,这非常像听众给广播电台打来电话。《金融时报》纽约站专门设置了一部语音留言电话,用来接收受众的反馈。他们会在节目里回答听众的留言问题。
AJC的《崩溃》播客专门设置了一个网站ajcbreakdown.com,提供案件的相关材料。
Rankin说,我们想用这个播客吸引听众到我们的网站,我们希望给播客听众提供能立刻抓住他们的东西。因此我们提供了额外补充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包括对于司法体系的解释性文章,案件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主要人物的照片等。 这些额外的服务还和纸媒的收费政策相联系,比如读者需要付费才能获得一些内容。
也有评论注意到播客的经济潜力。播客的个人化特点让播客有很高的CPM(千次印象费用)。CPM是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的缩写,意思是“以广告每显示1000次作为单位收取广告费用”,是西方一些网络广告应用比较成熟的国家所采用的最常规的收费模式之一。 传统广播的CPM为1-18美元,网络电视是5-20美元,常规的网络广告为1-20美元,而播客则高达20-45美元。( Roose Kevin , “What’s Behind the Great Podcast Renaissance?”. New York - Daily Intelligencer. New York Media LLC.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4.)
在播客领域领先的广告公司Midroll的CEOAdam Sachs说,推动播客增长的一个因素是它非常适于移动终端传播,这可以帮助广告商到达受众,无论他们是在乘车,走路还是干杂事的时候。播客也方便受众选择与他们的位置、兴趣和族群相关的新闻来源。
Sachs说,播客的广告前景越来越好,它对于广告主非常有吸引力,因为播客的听众的投入度很高。历史上看,播客广告是一个直接反馈驱动(direct-response-driven)的市场,这使得公司可以精确地测量它们的广告投放效果。现在大的广告商也快速进入播客广告市场。
传统的观念是认为播客是小众市场,但是现在的西方媒体圈已经从受众和市场两方面嗅到了播客机会的信号。播客并非已经过时的潮流,相反它的潜力无限。
报告显示播客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Edison Research2017年3月发布了一份年度报告(The 2017 Infinite Dial Study),研究了美国消费者对于数字音频、社交媒体、移动电话、智能音箱和播客的消费状况。这份报告着重在音频媒体的使用上,是对于播客的收听状况最权威的一份报告。它关于播客的数据可以追溯到2006年。
报告显示,美国播客的月度用户达到6700万人,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4%,比2年前增长了40%。考虑到目前的技术手段还处于发展阶段,大规模投资也没有进入的情况,这种增长还是相当可观的。
在Edison Research2016年的报告中,美国播客的听众接近1亿人,这被认为是播客进入主流媒体的一个标志。2017年的报告显示,40%(1.12亿)的12岁以上的美国人曾经听过播客,比上一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但是播客的月度用户占美国12岁以上人口比例的24%,表明播客的经常性受众比例并不高。 这份报告还显示,播客听众的性别特征明显,绝大部分是男性。一个播客听众的典型形象是一个白人男性。
Audible负责原创内容的副总裁(SVP)Eric Nuzum认为,播客的偶尔用户与经常用户的巨大差距,对于播客来说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在美国,40%的成年人收听过播客,但是其中只有一半是经常收听。其他媒体都没有这样的差距。人们试过但是没有习惯于收听播客,说明目前播客的内容和人们的兴趣之间还存在差距。现在播客的节目源数量巨大,有35万个之多,这说明:要么是优秀内容不足,要么是人们找不到好的内容。
报告显示,从播客收听的设备来看,手机成为收听的主流。目前美国的播客入口平台主要有iTunes,Spotify,Google Play Music,以及RadioPublic。
报告的另一项数据还显示,播客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的收听率是相当低,只占美国月度播客听众的12%。Edison Research的Tom Webster说,这显得很奇怪,因为收音机播出的节目在这一年龄段的受欢迎程度相当高。
报告的数据还显示,听众每周平均收听5次,其中超过一半的听众每周收听3次以上,超过五分之一的听众每周收听超过6次。听众订阅的播客数量平均是6个。
85%的听众说他们几乎或者完全听完了每次的播客内容。不过这个数字是听众自己报告的数字,其实更可信的是播客发布者后台掌握的数据。美国一个教育类的商业网站HowStuffWorks负责内容的Jason Hoch说,他从一个流媒体商业伙伴那里得到的数据是,50%的人完成了一半,35%~40%的人完整地听完了一集。NPR的分析经理Nick DePrey说,NRP的一项数据显示,65%的听众收听了一半的内容,46%的听众听完了全部的内容。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播客的时间长度决定了收听完成率。
很多人将播客看作是一种点播式广播(radio-on-demand),它超越了最初赋予它生命的设备iPod,就像不论技术怎么进步广播没有消亡一样,播客也不会消亡。尽管报纸工业还没有完全敞开胸怀拥抱播客。对于纸媒来说,播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就一个复杂的事件容纳众多讨论的声音。